3D软件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3d立体软件网 > 知识库 > 正文

目录

1,由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由中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1、《红高粱》 《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2、《活着》 《活着》是由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剧情片。该片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等主演。 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3、《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4、《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佟大为、张歆怡、黄天元和渡部笃郎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5、《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影片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2,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文学与电影有密切的联系,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动态的美。 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 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

3,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注释

1 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2 李学功:《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 黄现璠:《广西僮族简史》第2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 4 《广西日报》1957年8月~11月刊载的“批判极右分子黄现璠”等大量系列文章。 5 雷海宗:《世界史分期与上古史中的一些问题》,《世界历史》1957年第1期。 6 李鸿哲:《“奴隶社会”是否社会发展必经阶段?》,《文史哲》1957年第10期。 7 谢扶民:《两年来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的基本总结》,《民族研究》1958第1期。 8 胡仲达:《揭露和批判雷海宗的反动史观》,《光明日报》,1957年9月12日;柳春藩:《揭穿李鸿哲反马克思主义的恶毒手法》,《史学集刊》1957年第2期。 9 李洪岩:《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会的论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 黄现璠:《侬智高起兵反宋是正义的战争》,《广西日报》,1962年4月2日。 11 黄现璠:《土司制度在桂西》,《僮瑶族史科学讨论会论文集第一集》,1962。 12 黄现璠遗稿:《民族调查与研究40年的回顾与思考》(下),《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13 杰弗里·G·巴罗撰,覃晓航(摘译):《中越边境上的宋代壮族》,《世界民族》1990年第1期。 14 乔治·V·H·莫斯利:《中国南方边境的巩固》第88页,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3年。 15 冢田诚之,甘文杰(译):《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关壮族论著的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16 祝中熹:《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一点浅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17 陈吉生:《试论壮族著名史学家黄现璠对20世纪中国新史学实践与建设的贡献》,《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18 1980年1月28日,北京《历史研究》编辑部曾来电催促黄老尽快寄去该文,黄现璠因该文主要内容已于前年公表,婉言谢绝。见黄现璠:《我国古史分期应该重新估定——古代没有奴隶社会》前言,1980年11月30日。 19 黄现璠:《同我国历史学者商榷一个问题——我国有没有奴隶社会》,广西师范学院油印,1980年8月10日。 20 同上。 21 莫金山:《中国奴隶制问题讨论的世纪末回眸》,《学术研究》1996年第7期。 22 王长坤、鲁宽民、尹洁:《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研究综述》,《唐都学刊》2005年第3期。 23 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第240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24 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七十年》(上),《文史知识》2005年第10期。 25 陈淳:《社会进化模式与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性质》,《复旦学报》2006年第6期。

4,文言文《智取昆仑》的阅读与解释

狄青智夺昆仑关【题解】原文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沈括的 《梦溪笔谈·权智》 。北宋皇佑四年(1052),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率兵征讨广南。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力图恃险固守。因此,夺取昆仑关就成了宋军南进的关键。这则笔记记述狄青智取昆仑关的故事。狄青利用节日时机,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成功。文中记述了狄青的诱敌策略,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战争是一种斗智斗谋的艺术。在战争中以假象迷惑敌人,攻其不备,就成为军中主将克敌制胜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战例为数不少,而 昆仑关之战 就是其中的范例,因而在中国军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原文】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注释】1、枢密副使:枢密使,官名。 唐代宗 始置,以宦官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枢密副使为枢密院的副职。2、宣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3、侬智高:宋代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壮族首领。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起兵反宋,攻破邕州(今 广西南宁 ),自称仁惠皇帝。后被狄青等率兵攻破,遁逃大理国,不知所终。4、昆仑关:关名,在今广西邕宁东北昆仑山上。5、上元节:即元宵节。6、燕:通“宴”,宴请。7、将佐:将领及佐吏。指高级军官。8、飨:招待酒食;犒劳,慰劳。9、暂:即刻;马上。10、如:动词,往;到……去。11、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补足音节。12、谕:晓谕;告诉。13、孙元规:即孙沔(公元996—1066年),宋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皇佑中,为湖南安抚使兼南东、西路安抚使,因平侬智高有功,授枢密副使。14、行酒:监酒,在席间主持酒政。15、数:副词,屡次;多次。16、劝劳:慰劳,劝慰。17、三鼓:即三更。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译文】狄青做枢密副使,到广南西路宣喻朝政,安抚军民。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狄青率军到达宾州,当时正值元宵节,他下令在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的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让人向座上宾客劝酒。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当天晚上三更时狄青已夺取了昆仑关。

5,请教侬智高的详细资料,要真实的历史事件。

侬智高是广西靖西人,是咱壮族的民族英雄。公元1052年在左右江地区带领壮族人民起义,反对大宋朝的腐败统治!从最初的五千壮族人由靖西顺水路打到贵港梧州时,发展到了几万人,差不到1052年底时打到了广州城下,由于广州城坚固,围了一个半月都攻不下。于是搬师回打贺州,平乐,想从桂林继续北伐。由于后勤跟不上,侬智高深智知北伐无望,最后回到南宁。第二年宋朝派三万人马来到广西,最后在昆仑关决战中侬智高损失惨重,只带小部分人马败逃到云南和缅甸边境占山为王,以图东山再起,不久就病死了,年仅30岁。

6,关于侬智高的故事有哪些介绍?

人物和史事传说包括各民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传说,主要有水族的《民丁》,布依族《德者的传说》、《王仙姑的故事》,侗族的《吴勉》、《金王的传说》,毛南族的《卢道一过堂》,黎族的《黄道婆在崖州》,傣族的《诸葛帽》,壮族的《侬智高的故事》、《瓦氏夫人的传说》、《韦银豹的传说》,以及壮族歌仙刘三姐、侗族歌师吴文彩的传说等等。 《侬智高的故事》是壮族著名的传说。侬智高是宋代广源州(今左江地区)人。1052年他率领壮汉族人民举行反宋起义,在南宁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曾挥师东下,围广州57天,后与狄青激战于归仁铺,败走云南,不知所终。他反抗封建王朝的事迹被编成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侬智高的故事》叙述侬智高是武鸣极多村人(一说宁明人,一说大新下雷人),家贫,与寡母相依为命,受尽财主欺凌。他自幼习武,长大后杀死财主,携母出逃。侬智高为人刚正,好打抱不平。是年大旱,他杀掉下乡逼赋的贪官污吏,率众造反。打邕州,建南天国,直捣广州城下。所到之处,杀富济贫,深得民心。后狄青偷渡昆仑关(今邕宁、宾阳交界处),侬智高战败归仁铺,遂退守大明山,自己即被长虹驮上九天云霄。 按史实,依智高出身壮族小首领世家,本人曾仟羁縻广源州首领。由于交趾进犯,他请求朝廷保护,屡遭拒绝,愤而起兵反宋。史载侬智高“杀知州陈珙及广西都监张立”,“杀曹觐于封州,杀赵师旦、马贵于廉州,余杀官吏甚众”,“民不得入者皆附智高”,因而“势益张”。故事传说显然对有关吏实作了艺术加工和发挥。侬智高出身寒门,骁勇善战,克故制胜,被塑造成农民起义英雄的形象,受到崇敬和信仰。虽然起义失败了,但像神一样升天。故事的结尾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同样,吴勉的传说富于浪漫主义的传奇性。吴勉是明代洪武十一年(1378年)黎平一带侗苗农民起义的侗族领袖。洪武十八年,义军发展到20多万人。后明王朝派大军镇压。《赶山鞭》与《倒栽树》说的就是吴勉运用智谋御敌突围的动人故事。 《赶山鞭》叙述当明军向黎平推进时,吴勉使出赶山鞭,把羊角崖的岩石像牛羊一样向前驱赶,经佳所、永从、顿洞直抵信洞坎,一路岩石滚滚,烟尘蔽日,惊天动地。原想赶到八洛河上游筑坝河,水淹明军,可惜被一位姑娘说破天机,岩石便不动了。《倒栽树》叙述吴勉于岭迁寨被围,为了安定军心,他倒栽一棵树苗,预言树活,义军必胜。树果真栽活,义军士气大振,趁夜突围转移。这两个故事颂扬吴勉的神力与智谋,表达了人民对起义军及其领袖的赞誉和挚爱。这是历史人物故事经常表现的深刻主题。 布依族《王仙姑的故事》是以嘉庆二年(1797年)王阿崇(王囊仙)、韦朝元(七绺须)领导的南笼起义为背景创作的民间传说。王仙姑家境贫寒,卖柴为生,因受买柴人欺负,挥起扁担反抗,后率众起义,群起响应。传说王仙姑能撒豆成兵,竹节为炮,黄泥做火药,打击敌人,所向披靡。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适用了夸张与想象的手法,主题富有教育意义。 《秃尾马》反映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壮族爱国女将军瓦氏夫人的帮事。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江浙沿海。兵部尚书张经素知俍兵(壮族兵丁)骁勇,征调御寇。五十八岁的瓦氏夫人亲率七千兵前往苏淞一带,与永顺土家兵配合,打了抗倭以来第一次大胜仗,斩敌三千,得到皇上嘉奖。抗倭名将俞大犹有一次不幸陷入重围,瓦氏奉命救援。她率领手下二十四位名将,冲锋陷阵,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瓦氏一马当先,冲入倭阵寻找俞大犹,倭寇却难敌其锋芒,避让惟恐不及,只能望其项背,伸手抓她坐骑的马尾。待战斗结束,瓦氏的坐骑已成秃尾巴了。从此,瓦家军威震敌胆,江浙百姓夸她“花瓦家、能杀倭。” 《刘三姐》是壮族歌仙的传说。刘三姐又叫刘三妹、刘三娘,唐代人,生于公元705年到710年之间。她的事迹遍及岭南,被壮人尊为神,塑像供奉。《苍梧县志》说她“出入必歌,使纺绩而故纷其丝,随歌随理,即有绪;使给田,歌如故,须臾终亩”,可见是个善歌的劳动妇女。她遗下的歌很多,脍炙人口,20世纪60年代初将其事迹编为歌剧和电影,誉满五洲。 《刘三姐》的情节是这样的:在广西宜山城外的下枧村,有个刘老头和刘妈,生有一男一女。有一天晚上,刘妈梦黄莺叼着头发扑入胸口,十月后生下一女叫善花,因排行第三,人称刘三姐。刘三姐聪明过人,出口成章,找她对歌的人成群结队,但都没人敌过她。村里有个李示田,勤劳诚实,向刘三姐学歌,两人相好。村里财主莫怀仁,人称“莫坏人”,找个媒婆上门要讨三姐为妾,被刘三姐骂得狗血淋头:“我不爱坏人不爱财,你瞎了眼睛乱跑来。一抓稻草四块板,叫你坏人狗洞埋。” “莫坏人”又用银子请陶、李、竹三个水客与三姐对歌,没有得逞。他趁刘三姐与李示田在下枧积古山上边砍柴边对歌,偷偷拿砍刀砍断藤条,刘三姐掉到河里,漂了三天三夜到柳州。后来乔装打扮回到村里,对“莫坏人”说三姐没有死,躲在石岩中。“莫坏人”叫她带路,他一进岩洞,刘三姐用拐棍敲下一块大石,把他压扁了。她回到家找到李示田,同赴柳州鱼峰山对歌三天三夜,就不见了。人们说她成仙了,在山上鲤鱼岩里塑像纪念。也有人说他们到桂林七星岩,对歌七昼夜之后,化为黄莺飞上蓝天,岩里也塑了石像。 这篇传说有说有唱,情节曲折,生动活泼,它通过几个对歌的场景,为塑造人物做好铺垫,从正面和侧面突出了歌仙的本领。又通过与莫怀仁的斗争,突出了她的勇和谋。前后照应的黄莺投胎及三姐变黄莺的情节,使“仙”味得以升华,造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效果,十分感人。 《吴文彩的传说》中的吴文彩,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贵州黎平腊侗有名的侗族歌师,他编了不少长诗和侗戏,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民间艺人。传说通过编歌使一对被迫拆散的夫妻团圆和演奸臣卢托十分逼真这两个具体而生动的情节,侧面塑造了吴文彩的形象。说明了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赞扬了吴文彩的歌才和艺术功力。

7,侬智高的起义意义

侬智高败回邕城,狄青军则乘胜追击至城北,于现南宁人民公园处扎下大本营,直逼大南国城下。侬智高突陷于寡不敌众的处境,不得已于宋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八日——亦即是在举义后不满10个月时,一把火烧了营房,弃离帝都邕州,遁回广源,后到了大理国(今云南大理自治州境),两年后死在那里(见《宋史记事本末》)。壮族领袖人物侬智高的反对宋朝廷的起义,无疑是一场反对内外统治集团的压迫剥削的完全正义的战争,并得到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至今还流传在桂、滇、贵等地的许许多多歌颂侬智高反宋朝廷的诗歌、民间故事等,就是明证。虽然,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狠狠地教训了宋朝赵祯统治集团,在平侬后,更改了对广源等边疆地区的民族政策,并新设了土州,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但另一方面,宋朝廷对交趾国(今越南北部)新兴统治者的庸懦苟安的方针,依然故我。以至令交趾国侵略中国的野心愈来愈大,终于在19年后的1071年,酿成了交趾国大举进犯广西,并屠城邕州,残暴地杀害了成千上万邕城百姓之罕见的历史惨案。(见《南宁日报》)到了元丰二年(1079年),宋神宗赵顼竟以“荒远”、“瘴疠”为由,把好端端的广源州(此前不久宋朝曾将其更名“顺州”)双手奉送给交趾,大宋江山从此少了一隅,侬智高死不瞑目。[105]

8,侬智高起义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如果侬智高起事成功:一是把宋朝变侬朝。二是他在南宁所建的大南国从宋脱离而实际形成,和北宋西夏大理金国等样,成为中国史的一个组成部份。那么,其历史地位则不言而愉。还有个事,他的大历国,南天国已建立,虽失败,但为何不列入宋夏金之列。关于他入大理后是不知而终。很有可以探的是,他带队最后入了泰国,泰王很可能是他的后代或血脉。侬智高在南宁建大南天国后,立已为仁惠皇帝,他是在两个汉人进士帮助下做的这个决定,大南国此含有将来还要纳安南交趾地之意,也有再造一个赵陀式南越国之说,他挥师攻打广州,便是这个方略的措施之一,长远战略还想把北宋与安南都统一了,只是他战败了,如此而已。

9,侬智高的出生地在???

侬智高(1025—1055年),(1)北宋时期广源州人。 广源州“在邕州(州治在今广西南宁)西南,郁江之源”,(2)是邕州所属四十四个羁縻州之一,隶左江道。(3)该州物产富庶,尤以金矿为最,其“地产金一两,直一缣。”(4) 自从宋初交趾(今越南)自立为国后,“广源虽号邕管西羁縻州,其实服役于交趾。”(5)如1039年夏,广源州一次就被迫“献”给交趾一块重达一百一十二两的生金。(6)“交趾赋敛无厌,(广源)州人苦之。”(7)
原来,韦、黄、周、侬四大姓称雄于广源州,在相互争夺中,侬姓占了上风。宋初,侬氏家族与宋政权交往密切。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广源州的侬民富威望日高,被宋朝封为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国。(8)至侬智高之父辈, 其势力在兼并斗争中进一步壮大。侬智高的父亲侬全福(又作“侬存福”、“依存勗”)原为傥犹州(今广西扶绥)知州。为了扩充地盘,他曾杀掉弟弟侬存禄、妻弟侬当道,并占有他们管辖的万涯州(又作“万崖州”,今广西大新县境) 和武勒州(今广西扶绥)。(9)大概是广源州实力较为雄厚的缘故,有云傥犹、万涯、武勒州“皆属广源州”。(10)另一方面,为了取得宋朝的信任和支持,侬全福还自动归附宋朝。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宋朝授侬全福邕州卫职,但“转运使章戚罢遣之,不受其地。存福乃与其子智高东掠笼州(今广西扶绥),有之。”(11)侬全福发挥自己的号召能力,利用当地的优越条件,“招诱中国及诸洞民,其徒甚众,”藉以开发金矿资源,并“由是富强”。此前,“田州(今广西田阳)酋长请往袭之,知邕州者恐其生事,禁不许。”(12)侬全福势力日长,自称“昭圣皇帝”,立其妻为“明德皇后”,封其子为“南衙王”,改其州为“长生国”(一曰“长其国”),缮甲治兵,坚城自守,拒绝向交趾奉土称臣。(13)于是“交趾恶之,遣兵袭虏之。”(14)为了搭救被抓去当人质的侬全福等人,“智高不得已,岁输金货甚多。”(15)但交趾统治者竟刀下无情,太宗李德政(越史作“李佛玛”)下诏曰:“朕有天下,率土皆臣,诸藩奉贡。傥犹存福妄自尊大,建国僭号,骚扰边氓。朕龚行天讨,师广源,俘存福等五人,尽平其地,遂皆斩之于都市。”(16)时在1039年,即交趾李太宗乾符有道元年。
侬智高之母阿侬为武勒州人,后转至傥犹州,被侬全福娶为妻。当交趾举兵捕捉侬全福时,阿侬与年仅十四岁的侬智高逸走幸生。